近日,香港、澳門、珠海三地接連出現51起食用鮮帶子中毒事件,廣東省衛(wèi)生廳專門發(fā)布了一則食品安全預警通告,提醒市民近期慎食貝類水產,加工時應將其內臟剔除干凈,并減少食用雙殼貝類海產的頻率。 珠港澳三地出現食用鮮帶子中毒 據目前統(tǒng)計,香港衛(wèi)生署衛(wèi)生防護中心稱該中心自從5月15日起,已收到28人食用鮮帶子后不適的報告。截至5月19日,澳門14名居民食用新鮮帶子后中毒。珠海衛(wèi)生部門共接到9例食用帶子中毒的報告,初步斷定為貝類毒素中毒。 據了解,供港帶子主要來自山東和遼寧。目前在珠海銷售的帶子大多來自湛江、廣州、潮汕等地。珠海市食安辦已要求全市暫停售賣帶子。 廣東衛(wèi)生部門提醒慎用貝類 廣東省衛(wèi)生廳在《通報》中稱,麻痹性貝類毒素由貝殼類海產進食的浮游微海藻生成。雙殼貝類海產如帶子、蜆、貽貝、蠔、扇貝,是濾食特性生物,會攝取水中的有毒海藻。海藻含有毒素,毒素便會集中在貝殼類海產組織,特別是海產的內臟。貝類海產品中毒臨床癥狀為刺痛、麻痹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中毒嚴重者可導致說話和呼吸困難。 廣東省衛(wèi)生廳提醒市民,近期慎食貝類水產,如果想吃貝類水產品,為預防貝類中毒,一是要購買新鮮的貝類海水產,挑選時先觀察殼色彩是否富光澤,肢體是否有彈性;再觀察存放貝類的水質是否清澄,是否有排泄物;最后可以用手去觸碰一下,如果反應靈敏的,表示新鮮。二是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,避免食用烹調汁液;每次進食較少分量的貝類;兒童、病患者及老年人較容易因進食含有毒素的貝類而中毒,故應加倍小心;如果食用后出現身體不適,請盡快到醫(yī)院就診,并保留剩余食物,以便進一步調查和檢驗。